一個概念店 尋找世界各地日常生活好物件

撰文・攝影=許育華
2010 年初正式揮別長達10 多年的全職雜誌工作,成為歐洲和台灣兩邊跑的自由撰稿人,專攻設計、美食、旅行、飯店領域,最近待在柏林。

 

25

Found MUJI 裡的服裝是更樸素的,原色調的純棉與麻料織品,可以想見穿上就是好舒服啊。

 

2012年7月我在台北參加了設計師深澤直人一場主題為「八分目」的演講, 他說,「設計」是一種與人溝通的方式,身為工業設計師,他觀察到今日人們的所需與慾望都過剩,退回到80%的滿足,如同亞州人常說的「八分飽」飲食概念, 其實才是一種恰到好處的「適性」。例如,將毛巾、捲筒衛生紙或沙發的尺寸都縮小一點,實際上並不會影響它們的原有的功能與美感,但卻更環保也更簡潔。

此外,深澤直人反思:我們製造這麼多產品,但我們回饋了什麼給大自然與地球?這個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很棒、歷史悠久的日常好設計物件,如果重新賦予它 們新的定義與價值,讓它們繼續被使用下去,不也是一種永續的環保態度,同時也是適性概念的實踐——「found rather than made」,這就是Found MUJI的理念。

早在2003年左右開始, 無印良品就開始了「Found MUJI Project」,他們的設計團隊觀察世界各地人們的日常生活,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尋找靈感,加以重新設計或直接帶回MUJI中,使得這些異國 物件被更多人看見、使用、並融入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。深澤直人說,他到台北時最喜歡去故宮裡欣賞宋代青瓷,有一次他在中國景德鎮看到整個鎮裡大大小小的燒 窯廠,使用著與宋朝一樣的材質,一樣的技術甚至一樣的窯製作青瓷,他思考著:「我們該稱這些當代的青瓷,是博物館裡宋朝青瓷的拷貝品?或是 original版本?」在深澤的眼裡,景德鎮日常使用的青瓷食器,雖然很庶民也很便宜,但其實與博物館裡古董的美麗相差無幾,於是他將這些青瓷搜羅至 Found MUJI中。又像是他在中國鄉下民宅外看到的木頭板凳,造型再簡單不過,實用耐用,功能不受年代或時間的限制,甚是留下歲月痕跡的舊板凳更好看,同樣地, 深澤也把相同設計概念帶進Found MUJI系列中,成為一張輕巧優雅的原木凳子。

深澤直人持續旅行世界各地,用一位成熟、沉澱的、反思的頂尖設計師的雙眼,發掘不同國家樸素、傳統、實用、無名、親切的日常用品,融入無印良品商 品,最後終於將這近十年來的收穫心得以「Found MUJI」一店呈現,「有機會到青山一定要過去看看啊」,他在演講最後這麼推薦著。

若不是親身拜訪,不會意識到位於青山的Found MUJI,就正是無印在1983年6月開幕的「無印良品第一號店」原址,經過30年,在2011年11月重新改裝成唯一的一家Found MUJI,特別有紀念意義,也是對創始店的致敬。兩層樓空間,一樓以深色穩重的木質牆面與層架,搭配灰色石材地板和藝廊般的照明,寬敞陳列方式讓所有的單 品們都顯眼誘人,其中有些是旅行中見過的熟悉物件,像是泰國草編籃子、中國青瓷、印度的金屬容器、越南漆器、印尼手打鋁盒……也有陌生如土耳其白石燭台、 寮國的織品和日本的瓷製紐扣;空間有藝廊氣質,無印也像是對待展覽品般地,為每項單品附上解說與故事,吸引著我彷彿是進行一場異國文化小旅行般。

二樓空間則多點生活雜貨鋪的氣氛,餐具、掃帚、鍋子、刨刀、麻料餐巾、食品、購物袋……齊聚一堂,背後自然是更多不同國家與地區的文化與特色,像是 來自長野的小農莊果汁與南美玻利維亞的巧克力,或者如法國咖啡館的水杯與美國裝工具用的帆布,它們不只實用好看,也提醒了我們,世界上許多在地的小手工業 正因為大量製造的洪流下不斷消失,唯有讓多一點人看見它們的美,它們才有機會永續保留。

近五百種商品,從物件到那充滿手感的陳列方式,仔細看過一輪得花上至少半小時。我注意到Found MUJI雖為「概念店」,它在態度上卻一如所有的MUJI可親,無須多提那永遠恰到好處的日式服務,這些遠從各地來的商品沒有被過度標價,從一百多日幣的 小筆記本到六萬多日幣的一張印尼手編藤沙發,都是它們該有的價格,許多東西還意外地便宜,真的是要人們買回家輕鬆用的精神。不過,與其說Found MUJI是一個好概念或一家好買的商店,我更相信,因為Found MUJI的存在,會讓更多人們看待無名設計、或是在旅途中看待在地手藝的眼光會更不一樣,一只陶碗與一捲手織棉布的吸引力,或者對於樸素美的欣賞力,都會 越來越深刻強烈。▍

 
 

 

摘錄自《小日子》 Sep. 2012 No.005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netandz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